Saturday, June 30, 2007

高雄美術館展覽:第二層皮膚 : 當代設計新肌體

展名:第二層皮膚 : 當代設計新肌體

展期:2007年6月30日至2007年8月26日
展出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
共同主辦: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策劃執行:高雄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
策展人:艾倫‧路頓
策展團隊:美國古柏‧修依設計博物館
巡迴展出製作執行:德國威察設計美術館
展覽執行:羅潔尹(07-5550331轉238/0931795296/nita@kmfa.gov.tw)
本館新聞聯絡人:教育推廣組張淵舜、盧妙芳
聯絡電話:07-5550331轉272或245
新聞資料內容電子檔可於6月29日11:00記者會後至高美網站下載:高美館→新聞發佈



以下內容節錄自
以Skin為靈感發想的科學競技場
「第二層皮膚 : 當代設計新肌體」展覽新登場

想像一下,皮膚之於人到底有多重要?

許多人散盡千金與「臭皮囊」的努力奮戰,除了應付疾病外,也對歲月所留下的痕跡有所畏懼,試圖利用現代科技回天。就像電影「巴西」(Brazil, 1985)這部未來黑色科幻影片中,男主角永遠臨危不亂的母親,每天忙著以整型科技讓自己越來越年輕,最後結尾前她被拉皮整型回春成一個小女娃,可說是人類對科技抵抗自然力量的過度「妄想」之一大諷刺。

但,這些真的沒有可能發生嗎?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你可曾想過你可以掐住家中軟軟的、暖暖的彩色燈泡,感受那特殊的皮層給我們的親切感?會自然發光的蓋毯,讓我們可以躲在被窩中偷看漫畫而不被爸媽發現。穿在身上的衣服可以像椅子一般,用勾帶為我們的身體調出舒服且固定的坐姿。特殊紋理的椅子像外套一樣包覆著我們的身體,一件三宅一生設計的無縫線外套隨時可以轉換成為椅套,讓我們在坐、立與行進間自在應用。經橡膠化處理後,可當雨衣外套、帳蓬或睡墊的多功能防水尼龍網,及用法柏橡膠(Frubber)塑成的機器人臉,過度寫真,讓人不寒而慄。種種奇思異想,經過設計師的巧手,這些都成為人類不遠的未來。

本展於本(96)年6月30日至8月26日間於高美館101-103展覽室展出,由美國古柏.修依設計博物館策展人艾倫.路頓策劃的「第二層皮膚—當代設計新肌體」展覽,自世界各地集結了一百三十餘件以「皮膜」(Skin)為靈感發想的有趣展品,像一個熱鬧的科學競技場。透過德國威察設計美術館的巡迴策劃,高美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辦理本展,為在地觀眾呈現當代設計的有機性,就像第二層皮膚般,讓大家重新發現設計物與身體的密切關聯。此外,本展亦探討設計在令人驚嘆的表象下,所隱藏的文化身體、科技人工及情慾流動等種種社會議題。高美館特別感激台北當代藝術館與奇美液晶的協助,與鴻霖全球運輸的贊助,讓本展能順利呈現。

參考資料《展覽主題區》

生物科技:美麗與驚恐 
肌膚表層是身體最容易改變的部分,不論是經由包皮手術、化妝或是除毛的方式。美容手術以及皮膚療程等流行性需求在過去十年來已頗為盛行。在此同時,細胞組織工程師也已經在實驗室內嘗試製造活體細胞及人造皮膚。而科幻小說也以生化人(cyborg,具有電子機械身體部位的活體生物)這樣的人物來探索各種人類與科技混種的可能性。
設計師面臨到人體生物機械性的轉化型態所帶來的恐懼,而同時這份驚異也夾雜了人們無限奇幻的想像。身體與物體的美麗原貌,淹沒在合成物質乃至電子操控介面的人工應用領域中。人造肌體開始宣告自成一格的新生命體,它的生命血統與人類相較顯得更加地異質化。

人造物的情慾性 
皮膚表層是人們經由觸摸而溝通的感官介面,揭露隱藏於外在裝飾下的皮膚可以視為個人情感的傳達,或者是一種公開的揭示,肌膚相親的貼近接觸更是人類情感的親密表示。
在當今這個年代,性已成為科學研究與醫藥控制的主題,表層可清洗的柔軟物件與具有彈性的橡膠表皮反映了我們的高度潔癖與間接(非直接)接觸的欲望。當代的情色表現經常包覆在橡膠表皮之下,而我們所接觸的表層則包裹在一種既變態又潔癖的衛生美學之中。

身體護具 
位於死寂的皮膚表層底下有著生機勃勃的內部肌理,皮膚的中間結構─真皮組織─由膠質與彈性纖維所構成,最內層的脂肪能夠隔絕高溫同時保護人體避免傷害。這些深藏表皮之下的皮層提供了型塑及支援人體外在保護層的填充結構。
而服飾補強皮膚的不足,保護著身體抵抗外在環境,當代設計師們在流行時尚中極力拓展防禦功能的概念。他們創造的服飾就如同隨身攜帶的保護環境,可隨地因應種種因為休閒娛樂需要、自然生態變遷、戰爭及恐怖活動而產生的外在變化。

照明物與發光表層
皮膚的光澤反應了人的青春、健康以及身心愉悅的狀態。一個發光的物件就如具有生命一般,令人好奇。而人造光源則是電力存在的信號,展現出數位與機械系統的生命力。
有些照明系統用以照亮物件、環境或特定區域,有些則刻意降低週遭亮度以強調突出發光體本身。有些作品從下垂的氣囊或是飾有矽膠造型的燈泡裡散發光源,或者是發亮的橡膠表皮向後剝開以引導光源照射的方向。諸如此類的設計作品引人產生肢體的觸動,它們由內微微透出的光線,將觀者的視線吸引至外在表層,同時也為透光的表層注入神奇的活力;不僅令人充滿欣慰,同時也相當奇異新鮮。

活建築
皮膚從人體的外表延伸到體內的腔體。新建築材料結合了表層與結構,創造出流動的外骨架。
當建築的牆面開始產生一些彎折或變形或突起,諸如玻璃以及塑膠等應用材質也讓設計的造型呈現了鼓漲飽滿以及沉甸下垂等有機張力十足的外型。平面的材質可摺疊或彎曲,創造了可承重的結構及多重功能的牆面。皮膚在空間中穿梭延伸,從裡到外,從上至下,從天花板到地面。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開放式校園的永續發展


何謂永續建築? 永續建築白皮書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White Papers
永續建築能協調我們的居住與自然環境,亦能改善社區群體機能、降低營建活動對有限自然資源的衝擊,並促進人類身心的福祉。
  《永續建築白皮書》是本卓越的論文選集。由多位站在時代尖端的建築師、設計師、規劃者與教育專家,共同提出嶄新的建築思考策略,以及共同探索建築與自然環境間的重大關聯。永續建築原則教導我們,創意執行的過程中若涉及到社會、文化與環境體系,建築物仍可在不犧牲下一代生存條件的前提下,同時滿足當今美觀與實務上的需求。
  「本書啟發當前思想與實務層面的概念,引導我們朝向一個滿足身心與社會各方面的永續建築觀。」
美國《大都會雜誌》(Metropolis Magazine)總編輯?蘇珊.森納西
「最初建築保護我們免於野生環境的傷害,一萬一千年過去了,這脆弱的環境現在需要我們保護」(Educating Architects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Marvin Roseman)





1. 自由叢生的草皮:生態綠網 http://siraya.riceball.net/eco/urban_eco/eco_green.htm

2. A Passive Solar, Straw-Bale School(稻草建的校園:被動式太陽能的運用)http://www.waldorfschoolrf.com/buildings.htm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城市的創意,田園的美學 專題演講

城市的創意,田園的美學
■演講時間︰PM7:00~9:00
■演講地點︰台灣科技大學 演講廳     (台北市基隆路四段43號)
網路報名︰http://www.arch.org.tw

  1. 09/22  建築對文化創意的貢獻 /魚 夫
  2. 09/29  創意的未來/包益民
  3. 10/13  情感的『世界城市』/五座城市(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香港)的空間系譜考察 /詹偉雄
  4. 10/27  讓台北不一樣──發現創意台北/吳錫德
  5. 11/10  建築.非建築.非非建築 /姚仁喜
  6. 11/24  廿世紀都市設計之回顧─城市之永續發展/吳明修
  7. 12/08  光復後台灣現代建築發展的幾個線索/吳光庭
  8. 12/22   超越建築─以藝術介入為基調之都市空間改造/劉舜仁

臺灣藝術、設計與建築展示中心

1) [久違了王大閎!]專題演講
時間:10月28日 晚上19:00-21:00

2) 維諾.潘頓台灣首展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Verner Panton in Taiwan)
時間:2006/11/18-2006/11/19;
地點:台中舊酒廠B01倉庫
主辦: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承辦:東海大學建築系
活動目的
藉由維諾潘頓台灣首展,邀集國際知名的策展人與評論家來台,促進國內外設計專業者的對話與交流。
以維諾潘頓為例,展現跨領域設計深化日常生活美學的影響力,激發國民對設計議題的了解與興趣。
強化TADA Center與德國Vitra Design Museum的結盟關係,發展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在TADA遇見維諾潘頓」(Verner Panton in TADA)國際論壇
時間:2006.11.18(週六),國際研討會
地點: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DA CENTER),台中市復興路三段362號
論壇型式:演講(同步口譯)
邀請之國際講者名單:
Alex von Vegesack Vitra Design Museum館長;
Mathias Remmele 維諾潘頓展覽策展人;
Marianne Panton 維諾潘頓夫人;
Deyan Sudjic DOMUS前主編,倫敦設計博物館新任館長,2002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 (聯絡中)
Alice Rawsthorne NY Times與Herald Tribune專欄記者 (聯絡中)
Christoph Grunenberg 利物浦泰德美術館策展人,擅長策劃跨設計、藝術、建築及其他文化向度之展覽
「維諾潘頓之後的TADA」(TADA after Verner Panton)國內論壇
時間:2006.11.19(週日),國內研討會
地點: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TADA CENTER),台中市復興路三段362號
論壇型式:座談會,依據討論提綱,逐項討論激盪。
邀請之國內與會者名單:
薛保瑕 (藝術)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賴香伶 (藝術) 台北市立當代美術館館長
林 平 (藝術)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林聽森音」策展人
官政能 (設計) 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研究所所長
林磐聳 (設計)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
江世楨 (產業) Strauss設計家具公司總經理
詹偉雄 (產業) 《數位時代》總編輯,《美學經濟》作者,學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阮慶岳 (建築)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
徐明松 (建築) 銘傳大學建築系講師,「尋找王大閎」策展人
劉舜仁 (建築)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鐵道藝術網絡」規劃者

Verner Pant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Verner Panton (13 February 1926 - 5 September 1998)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Denmark's most influential 20th-century furniture and interior designers. During his career, he created innovative and futuristic designs in a variety of available materials, especially plastics, and in vibrant colors. His style was very "1960s" but regained popularit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s of 2004, Pantons most well-known furniture models are still in production (at Vitra, among others).
Panton was trained as architectural engineer in Odense; next, he studied at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Art (Det Kongelige Danske Kunstakademi) in Copenhage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his career - 1950-1952 - he worked at the architectural practice of Arne Jacobsen, another famous Danish architect and furniture designer, but Panton turned out to be an "enfant terrible" and he started his own design office in 1955. Near the end of the 1950s, his chair designs became more and more unconventional, with no legs or discernible back. In 1960, Panton was the designer of the very first single-form injection-moulded plastic chair - the Stacking chair or S chair, which would become his most famous and mass-produced design.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Verner Panton experimented with designing entire environments: radical and psychedelic interiors that were an ensemble of his curved furniture, wall upholstering, textiles and lighting. He is best known for the design of a German boats interior, now a famous museum. He is also known for a hotel in Europe that utilized circular patterns and cylindrical furniture.

演講訊息: 雙城記—北高兩市文化事務與公共政策論壇

雙城記—北高兩市文化事務與公共政策論壇(資料來源:準建築人手札)
指導單位:文建會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建築系
時間:2006.09.23—2006.12.23每週六,下午兩點至四點(10.07與12.09當週六改為隔天週日舉辦)
地點:台北市城鄉會館(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14-3號,西寧南路與開封街口,福星國小旁)
活動免費、自由入場 座位60位額滿為止

講座內容與時間:
1) 2006.09.23(六) 14:00 我與我們的城市
講者:呂秉怡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容麗娟 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
蕭新煌 國策顧問/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2) 2006.09.30(六) 14:00 什麼才是重大建設
講者:蔣耀賢 橋仔頭文史協會理事長
陳其南 北藝大傳統藝術所教授

3) 2006.10.08(日) 14:00 草山.柴山.步履滿山
講者:林子凌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
楊娉育 高雄市柴山會總幹事
3) 2006.10.14(六) 10:00 大水來了嘩啦啦
講者:邱文彥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教授
郭瓊瑩 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
4) 2006.10.21(六) 14:00 都市化是文明的象徵?
講者:丘如華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系系主任
5) 2006.10.28(六) 14:00 沒有文化還算城市嗎?
講者:曾瑋名 建築師
路寒袖 文學作家/高雄市文化局長
6) 2006.11.04(六) 14:00 漫遊者的天堂
講者: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洪萬隆 高雄縣創意產業推動委員會執行長/前屏東縣文化局長
7) 2006.11.11(六) 14:00 歷史的十字路口
講者: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葉怡蘭 美食生活作家
8) 2006.11.18(六) 14:00 BOD<1 ?
講者:周志儒 高雄第一科大水資源保育中心主任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9) 2006.11.25(六) 14:00 樂活?快活?
講者:葉金川 慈濟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前台北市副市長
李明憲 花蓮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10) 2006.12.02(六) 14:00 每天運動十分鐘
講者:紀 政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陳以亨 2009高雄世運會籌委會執行長
11) 2006.12.10(日) 14:00 園區港區協奏曲
講者:王文誠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梓峰 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所副教授
12) 2006.12.16(六) 14:00 蛻變˙高雄
講者:郭瑞坤 高雄市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理事長
曾貴海 醫師/前台灣南社社長
13) 2006.12.23(六) 14:00 許台北一個未來
講者:夏鑄九 台大城鄉所專任教授
陳曼麗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案例分析參考

案例分析是觀察建築設計的途徑,是協助設計者在創造新建築和城市構造物時,為問題解決「尋求出路(seeking out)」(Peter G Rowe, 1987)。

參考書目
1. Bernard Leupen, Christoph Grafe, Nicola Kornig, Marc Lampe, Peter de Zeeuw, 林尹星&薛皓東譯,2001,《設計與分析》,惠彰,臺北
2. 顏麗蓉、簡逸姍、林晨曄、郭志如﹙譯﹚,圖釋思考──建築師和設計師適用﹙第二版﹚,台北:六合。
3. Peter G. Rowe, 1987, Design Thinking;王昭仁譯,1999,〈動作中的設計者〉,《設計思考》:pp. 12~47,建築情報,臺北
【說明】節錄自序言:…想要瞭解設計者如何從事思考,對有些人而言是辦不到的,因為設計思考的過程是個黑箱作業,我們並不能把腦子切開來觀察,因此不能被探討;對另一些人而言是不應該的,因為設計是藝術創作的一部份,把思考講的太明白,就失去了藝術的意義,也有人認為永遠做不到,因為人類設計的行為,是創造力的的最佳表現之一,因此創造力的思考是神祕而永遠不可知,否則就不是創造力。
4. 林明毅、陳逸杰﹙譯﹚,《建築典例》﹙第二版﹚,台北:六合。

Saturday, September 09, 2006

台灣博物館建築

「文化的流轉與斷層—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建築」巡迴展
展覽時間 2006-10-06 至 2006-10-31
http://tada.cro.cca.gov.tw/main/tpc_04/new_main.php?dm_id=180











新公園所見/小山不老/1931/第五回台展入選。左後方建築物即台灣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位於台灣臺北市中正區二二八和平公園北側,建於1915年1949年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1999年改為現名,目前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管理。不但是台灣歷史最久的博物館,也是國定古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前身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是台灣總督府委由建築由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手荒木榮一所設計,風格為後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希臘多立克式樣式,另外於外觀上並綜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主要館藏為台灣人文史料與自然產物,標本已保存近四萬件。(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臺灣博物館

Saturday, June 03, 2006

Bus Station. Casar de C?ceres, Spain



Beyond the striking form of the station, the concrete surface stands out, its roughness exhibiting its creation. Looking at the material's texture and formwork, one is reminded of Artengo-Menis-Pastrana, a firm who call Santa Cruz de Tenerife home. Their sculptural work further recalls Le Corbusier's Brutalist phase, but ultimately AMP and Rubio both seem to be reacting against the image-drenched, glassy & boxy architecture popularized by architects like Herzog & De Meuron, in favor of a sculptural tactility that shows the handiwork of its becoming rather than the effects of digital processes. It is a strain of architecture that is timely and refreshing, and hopefully this sexy design will garner some popularity for the architect and a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weight" of architecture.

Hunter Museum


HUNTER MUSEUM OF AMERICAN ART
Chattanooga, Tennessee
Architects: Randall Stout Architects, Inc. Associate
Architects: Derthick, Henley & Wilkerson Architects
Client: Hunter Museum of American Art
Contractor: EMJ Corporation


(照片來源:otherself.chattalogs.com/ archives/ 2005_08.html)

Thursday, March 02, 2006

與在地空間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