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9, 2005

中國哲學

  • 老子
  • 儒 孔子

空間與地方

地方.文化.歷史與真實
全球文明下的文化性,是寄託在一些尚未開發或開發中的國家,這樣的一個全球性特徵,是建構在文化的消費意識形態之上,當文化已不再只是社群特徵的表徵時,他會是整個全球經濟體系下發展的一環,也就是「地方文化消費經濟」新學門的崛起,以經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重構一個立基於傳統文化土壤之上的「建構性文化」,「地方文化」就是這經濟體系生產機制下的產品。
「歷史性建築」是「地方文化」生產的實體物,透過抽象歷史的精美包裝,裹著嶄新的裹腳布再次亮麗登場,「裹腳布」是歷史的象徵,在現代的時空裡?人們訴說著一段淒美的「真實」過去。
「真實」的意義是什麼?一棟頹圮的建築所承載的歷史滄桑,悽愴的環境氛圍,無消解說牌的描述,就已深深觸動多愁善感的懷古幽情。雖說如此,沒有提出合理的價值依據,這些思古的情緒恐怕是無所宣洩,歷史是「價值」最直接的零件,「真實性」則是拼湊這些零件的技術與知識。


  1. 桂山發電廠日式宿舍區
  2. 桂山發電廠 冰棒
  • 新店粗坑發電廠

Wednesday, August 17, 2005

Note : Rem Koolhaas




1944年出生於荷蘭的鹿特丹,於1952年至1956年間在印尼生活,之後定居於阿姆斯特丹,從事於Haagse郵報記者及電影劇本的創作,之後到倫敦的A.A建築學院學習建築。
1972年獲得獎學金至美國停留,而對紐約市感到著迷,並開始分析都會文化對於建築的衝擊,而出版了追溯曼哈頓都市沿革之著作<狂譫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1975年於倫敦,與Zenghelis夫婦(Elia and Zoe)和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成立了大都會建築辦公室(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簡稱OMA,其宗旨不僅?建築與當代文化的新型態關係發展理論,並實際加以執行。1978年起,OMA陸續接獲多件位於荷蘭的案子,如位於海牙的議會增建案,使他逐漸將OMA的主要業務集中於鹿特丹,同時,庫哈斯創辦了Grosztstadt基金會,此基金會為一獨立的部門,其目的在辦理有關於OMA之文化相關活動,如展覽會、出版刊物等。在1996年出版的<S,M,L,XL>收錄了有關於OMA至今的作品。
建築作品:

相關文獻:

  1. EL CROQUIS NO79:OMA/REM KOOLHAAS 1992 1996.Lucan Jacques,OMA – REM KOOLHAAS ARCHITECTURE 1970-1990,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 From Bauhaus to Koolhaas

Tuesday, August 16, 2005

臺灣佛教寺院建築現代性研究


對「現代性」的認識與定義,是了解臺灣佛教寺院發展的重要概念。
以「現代性」作為理解當代佛教寺院轉變的核心課題,並從佛教現代性發展的過程中觀察寺院建築的轉變。


  • Religious structure 寺院結構--空間佈局
  1. 明鄭時期→廳堂式建築(開元寺竹溪寺等)
  2. 清末民初時期→殿堂式建築
  3. 日治時期(現代性建築形式的開端)→日產佛寺、折衷式
  4. 光復後→中國式傳統的延續與轉換(高雄 佛光山)
  5. 當代→現代性形式(埔里 中台禪寺、新竹 十方禪林、台中 養慧學苑)
  • 臺灣現代性寺院的三個進程
  1. 傳統(既有形式)的傳承:佛光山
  2. 傳統(既有形式)的轉化→現代性思維的萌芽:中台禪寺
  3. 創新的形式→現代性的思維的運用:十方禪林
  • 影響佛教寺院朝向現代性(創新)形式的因素
  1. 人間佛教(花蓮:靜思堂
  2. 廣設佛學教育機構(金山:法鼓山
  3. 教義概念的世俗化
  4. 由純粹作為僧眾修行之地,成為一般信眾的朝拜之地
  5. 佛教寺院的選址,由遠離群眾變成接近群眾。(伽耶山基金會:臺中 養慧學苑
  6. 寺院建築管理制度:建築法規
  • 寺院空間的現代性轉變
  1. 法堂
  2. 「禪林」空間→新竹法源寺
  3. 禪堂修行空間位置→以往是大雄寶殿作為寺院的中心,新竹十方禪寺則以禪堂作為寺院中心。
  • 宗教建築與現代性相關文獻
  1. 借微言以津道 托形像以傳真 by 唐敏銳
  2. 頂李佛塔 得如實道---佛教藝術中的佛塔及形式(一)
  3. 現代與原始性---符號建構現實與文化再生產